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攻略 > [就职|规划]大一新生入学就应规划“求职加分项”

[就职|规划]大一新生入学就应规划“求职加分项”

时间:2024-08-22 13:58:48

大学生专业对口率,最低的不到40%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今天的所学专业和四年寒窗后就业机会的难易似乎有着紧密的关系,今天所学的专业似乎已经决定了自己今后的职业乾坤。可是,从往年师兄师姐的工作现况来看,现在有多少人做着和所学专业无关的工作?据调查,工科的专业对口率较高一些,而文科的专业对口率较低,有的专业甚至只有3成多。从很多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来看,很多企业选择大学生时根本不看学生的专业,而是更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然而综合素质的培养并不是只争朝夕的事情,新生从大一开始,就要认真筹划,充分利用4年的时间,为将来寻找工作多增加几个“求职加分项”。

■新生随机调查■

新生对所读专业的4种声音

笔者在网上随机调查了部分大学新生对自己所读专业的看法,总结下来,大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看法主要有4种声音:

■声音1:市场变幻莫测,混个专业出来再说

面对日新月异的市场及行业形势,很多大学生表示:“在学校里苦学四年,毕业后,我学的专业恐怕早被淘汰了,什么冷门、热门专业,现在说什么都早,一切都是X,还不如随便学个大众专业,混个文凭,到了大四观察市场后再作考虑。”

■声音2:行业细分越加明显,选好大方向再微调

随着经济、文化等全球化的扩展和深入,行业也分得越来越细,如现在很多人在网络上也可以找到稳定的工作。因此,很多新生告诉笔者,虽然社会发展越来越快,但所从事的大行业要先选择好,比如金融、IT、医药业等,先把大行业的基础知识学好,打好基本功,今后毕业转起“型”来也容易。

■声音3:无论专业变化多快,学好语言肯定吃香

很多新生选择了外语系的专业,英语、日语、西班牙语等。他们认为,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语言则成为沟通的基本桥梁,学好外语可以在很多行业获得发展,就业选择方向较多,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提前选择行业,为就业做准备。

■声音4:苦学专业,多考证书,提前就业

一名金融类专业的学生说:“这年头,有没有实力就看有没有证书,我计划好了,在学校时,一定要认真学习专业知识,门门功课都不放松,最重要的是要在大一大二期间考出口译证书,大四以前要考出CPA等专业类的最牛证书。”很多学生都认同这个观点,觉得一些考试不仅能强化自己的知识,更能为就业添加筹码。

【往届学生就业现状】专业与就业相关度,文科较低、工科较高

麦可思的调查显示文科专业与就业对口率相对较低,而工科专业与就业对口率相对较高。如对口最高的专业,麻醉学达到了100%;而就业对口率较低的专业,社会学、社会工作等,专业对口都不到40%。

专业对口与否,两种就业准备思路

【案例1】

爱好和专业原来是两码事

沈微:编辑 原专业:动漫设计与制作

我从小就很喜欢动漫系列作品,因此,高考我填报的都是有动漫专业的院校。但是经过了几年的学习,我发现爱好和专业原来是两码事,除了需要绘画功底外,还需要把脑袋里的想法用手表达出来,再加以处理,这绝对是个“技术+体力”的头疼活。我一直认为自己富有创新能力,但是经过初绘、填色、电脑处理,还要写剧本,编排FLASH,我发现自己真的不是这块料,就利用当时学好的动画剧本创作这块,找到了一份编辑的工作。其实,现在觉得很后悔,自己当时在校时没有做好职业规划,明知道自己今后学不好这个专业,却没有认真分析自己的职业方向,提前学习为就业做好准备。

【案例2】

大一时我就确定了就业方向

刘涛:JAVA开发工程师

原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在报考志愿前,我就很认真地了解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个专业,也问了很多这个专业的大学生,我觉得这个正是我今后要追寻的方向。到了大学后,我发现我们学的是比较宽泛的学科,要到大三才能细分学科方向。但是,我在大一时就经常会上网了解这个行业的市场动向,最后我确定了JAVA开发的方向。

在大三时,老师就帮我联系了很多项目来做,我也经常会参加各方面组织的编程比赛。可以说,我一直都有一个很明确的职业发展计划。毕业后,我很顺利地进入了一家外企,当时给我面试的直属领导对我的专业知识很满意,当场就决定录用我。

工作和本科专业对口率最高10位

序号 专业 小类名称 工作与专业对口率(%)

1 麻醉学 100%

2 轮机工程 98%

3 医学影像学 98%

4 口腔医学 97%

5 石油工程 97%

6 医学检验 96%

7 工程造价 95%

8 护理学 95%

9 土木工程 93%

10 建筑学 93%

工作和本科专业对口率最低10位

序号 专业 小类名称 工作与专业对口率(%)

1 社会学 33%

2 社会工作 35%

3 社会体育 40%

4 法学 45%

5 电子商务 46%

6 运动训练 46%

7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47%

7 管理科学 47%

9 农林经济管理 48%

10 信息与计算科学 49%

10 公共事业管理 49%

■专家建议■

寻找理想工作必备的三大“行囊”

从企业历年招聘的需求来看,要想找到理想的工作,冯丽娟建议大学新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从三方面着手:

首先是专业知识的积累,这一点对工科的学生来说尤其重要,因为工科学生所学专业与所找工作往往比较对口,而用人单位也非常注重毕业生的研发能力、专业能力。

第二是社会活动的参与,包括校内社团活动及校外社会实践。现在,很多用人单位都比较重视学生的社会活动参与能力,并且在简历筛选的时候给与了一定的量化标准,在不同规模的企业实习也会有不同的加分。很多学生可能会觉得现在的实习岗位非常难找,在这种情况下,建议大家不妨考虑参加一些社会公益项目,通过这些项目既能提升对社会的了解、又能培养相关的能力。

第三是培养职业感。要初步了解职业,特别是自己未来所想从事的职业或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职业,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具体活动可包括多和师哥师姐以及老师进行交流,多参加社会活动,了解社会需求,评估自己对工作压力的承受度,工作环境的忍耐度。现在企业招聘的工作岗位都比较的偏于前线,侧重于市场、推广等工作,因此要求大学生有一定的抗压能力。

大一新生职业规划排片表

大一:认识阶段。多做一些尝试和体验,尤其是社会实践方面。不建议大学生在这一时期把太多的精力投入到实践活动而忽视了专业知识的积累。

大二、大三:体验阶段。在这一阶段就要开始考虑未来是否深造或就业,了解相关的实践活动,并以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为主,通过参加学生会或社团等组织,锻炼各种能力,同时检验自己的知识技能;可以开始尝试兼职、社会实践活动,并要坚持,最好能在课余时间后长时间从事与自己未来职业或本专业有关的工作,通过英语和计算机的相关证书考试。

大四:冲刺阶段。求职时要多从雇主的角度考虑问题,同时要多在申请的职位和公司上下功夫。在求职时眼光要放长远一些,端正找工作的目的和动机。

责权声明:本文所表述观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观点,与51JOB.COM无关

未经 51JOB.COM 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招聘信息及作品 同时收藏到我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