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岗位职能 > 企业如何应对公共危机

企业如何应对公共危机

时间:2021-03-27 20:54:14

  11月13日下午,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事故。11月22日,哈尔滨市政府担心吉化公司爆炸事故可能造成松花江水体污染,决定于23日零时起正式停止市区自来水供应。政府的公告引起了市民的高度关注,市民开始抢购饮用水,企业也多方筹措生产用水。一次企业事故险些引发了一场区域内的公共危机!

  放眼全球,“非典”的阴影刚刚散去,东南亚海啸、禽流感又把人们带进了不可预见的恐惧深渊。更值得人们反思的是,为应对已经武装到牙齿的美国,竟意外地被一场“卡特里娜”飓风刮得狼狈不堪;一向对自己的种族融合政策深感骄傲的法国,也不得不尴尬地面对巴黎骚乱的一再失控与升级。全球进入新一轮公共危机高发期了吗,人类如何解决自己在危机面前的脆弱性,企业在公共危机中可能具有几重身份?围绕这些问题,我们特意推出本期新闻访谈。

  危机:渐成全球化“常态”

  《中国经营报》:随着禽流感在世界范围的蔓延,巴黎骚乱和美国飓风等各种公共危机的频繁发生,公共危机是否在全球化和越来越发达的科技背景下有加重的趋势?

  彭宗超:我认为还不能轻易断言公共危机加重。一方面,全球化使公共危机带有全球波动的特点,因此在另一个国家发生的公共危机也可能会使我们受损;另一方面也与信息化有关,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使我们能及时了解到发生在别国的公共危机,这可能使我们在主观上有一种加重的感觉。不过,在有些领域,如和自然灾害方面发生的公共危机,的确有增加的趋势。

  陈少强:公共危机的扩大是由社会分工的发展带来的。社会分工带来了效率,但经济和社会发展运行过程的不确定性也大大增加了,由此导致的公共危机也在不断扩大。

  庞亚辉:公共危机的全球化更多的是基于信息的全球化,以及由此带来的在全球范围内的了解和认知。其次,包括发展中的国家在内,作为人的个体越来越重视生命的价值,并由此给予各类危机高度的重视,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焦点。最后才是危害的问题。应该说,公共危机一旦发生,危害都还是比较大的。但是这并不能说公共危机越来越严重。近几年,除了突发的自然灾害之外,像“非典”所造成的直接灾害并不是非常巨大,而禽流感到底会造成什么样的灾害,还有待于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