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岗位职能 > 构建战略驱动力 打破企业成长的瓶颈

构建战略驱动力 打破企业成长的瓶颈

时间:2023-06-05 09:59:46

  战略不是一个孤立的策略,而是一个动态的体系。在这个动态的体系内,有很多重要的组成因素,例如各种职能战略、企业资源和核心能力,这些组成要素在战略体系中的地位是有所不同的吗?是不是有些因素更加重要一些呢?是不是存在这样的关系:某些更具活力的战略因素影响或推动其他战略因素的存在形式呢?答案是肯定的,这种最活跃的因素就是战略驱动力。我在《创建竞争优势》一书中对战略驱动力做了详细的分析,战略驱动力是战略管理体系中最活跃的力量,影响并协调其他各种战略因素之间的关系。在战略驱动力协调下的战略体系才是一个活的体系,生机勃勃地推动企业经验,而不是僵硬的纸上谈兵。

  1.企业为什么会停滞不前

  联想在经过长达15年的持续增长之后,在2001年以后又陷入了连续4年的停滞状态;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华为、长虹等公司的身上,有些公司甚至更糟,例如康佳。在中小型企业中,某些企业依靠一个成功的产品象明星一样快速上升,当这个产品老化之后,又象流星一样坠落,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企业生命与产品生命几乎同步,例如旭日升冰茶、沈阳飞龙等企业。

  一个企业为什么会成长?一个曾经快速成长的企业为什么突然陷于停滞?是什么力量在促使企业成长和导致企业停滞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怎样才能使企业突破成长的瓶颈,获得持续增长的驱动力?

  汽车的前进需要发动机提供动力,再经过机械系统传递到车轮。企业增长也需要动力,战略驱动力就是企业成长的发动机。战略驱动力是企业战略要素中最活跃的力量,战略驱动力能够带动了企业其他能力、资源和要素的运动,从而推动企业的增长。

  随着企业的成长,企业规模变大,原有的战略驱动力可能动力不足了,这时就必须有新的战略驱动力来驱动企业继续前进,否则,企业就会陷于停滞。

  联想在90年代中后期进入快车道,那个时期,营销能力是联想发展的战略驱动力。联想的营销能力中,又以销售渠道管理能力为最优秀,“大联想”既体现了联想的渠道管理理念,也是联想渠道管理的成果,依靠这个深入、密集、覆盖广阔的渠道,联想最大限度抓住了90年代中后期PC行业爆发式增长的机遇,奠定了联想的成功。这个成功成为联想“贸工技”战略合理性的最佳论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