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岗位职能 > 关于大学生应不应该逃课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应不应该逃课的调查报告

时间:2020-12-09 09:18:54

  关于大学生应不应该逃课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进入大学半年多了,我们逐渐地了解并适应了大学的生活模式,到了大学,所有生活都与中学有很大区别。大学不再有老师整天向你催作业,不再有老师管你认不认真听课,也不再有父母严格管理你的生活起居,这一切都变得如此自由。也因这些自由的生活模式,不断地衍生出许多大学的潜在规则或准则,比如说“大学没谈恋爱是一种缺憾”、“大学不挂科才不正常”、“不逃课的大学生不是好学生”。因此引起了我的思考,大学生究竟应不应该逃课呢?如今的大学教学与管理不断出现力不从心的现象,因为来听课的学生越来越少,逃课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最常见的现象之一。据一项权威调查显示,“高校专业课逃课率在20%左右,基础课逃课率在25%以上,至于哲学等选修课则高达50%”。逃课成了必修课,必修课成了选修课,选修课相当于没课在大学里流行的这句话成了大学生的生活写照。(原本大学生经过高考的筛选进入大学,有了进入高等院校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本是一种幸运,本应该抓住机会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让自己在日后的工作中能够更加快)我在想究竟是什么让那么多的学生逃课?学生又把上课的时间都用到哪里去了呢?逃课究竟应不应该呢?据此我做了一个简单的研究报告。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经过调查研究,学会收集、查阅和整理资料,培养探究意识与探究的方法,学会基本的研究方法和论文写作技巧。

  2.了解当今大学生的学习状况,研究其逃课的原因,探讨逃课背后存在的问题。

  3.找出有效避免逃课的方法。

  4.综合培养个人的研究调查能力和分析总结能力。

  (三)调查方法与内容

  1.网上查阅相关调查资料

  2.引用查阅相关书籍、博文

  3.研究、分析大学生逃课原因、利害、及对错

  (四)调查范围

  四个年级的在校大学生

  (五)调查内容

  本次的调查主要是大学四个年级的本科生,由于这个学期大四的学生没有课时,调查年级从大一至大三。调查主要以显性逃课为主题,共发了100份问卷,收回50份,经整理确认有效问卷为50份。(本调查结果来自百度文库)

  调查表明大学期间从不逃课的大学生占32%,甚少的占22%,有时逃课的占16%。经常逃课的占30%。具调查大多数学生知道逃课是不对的占78%,偶尔逃课的占16%,然而为什么大多数学生知道逃课是不对的但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大学生还在逃课呢?调查表明大多数学生逃课是为了上网占26%,上自习的占22%,18%的学生是为了运动 。18%的大学生是为了去逛街。16%的学生是和男(女)在一起。具调查表明学生逃课与否主要在于学校,学校严厉的认为肯定不会的占46%。将会很少的占22%。像原来一样的占18%,偶尔的占14%。调查表明获得知识的途径来自自学,占52%,上课听讲的占40%。其他途径的占8%。为什么获得知识不在上课呢,这个是个问题,也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学校是否采取措施呢?具调查表明,大多数学生知道逃课是不良的行为然而为什么还要去做呢?这样的学生占66%。不属于的占10%,说不清的占24%。调查表明,逃课与不逃课考试都很容易过,逃课的考试认为容易过的占66%,不容易过的占34%。这样以来,上课与不上课还有什么两样呢?这个问题学校是不是也应该注意考虑一下怎么办了。

  (六)逃课原因分析

  ①参与社团活动

  在一个班级中,有加入各类社团协会等学生组织的人数约占总人数的90%,在大学,加入学生组织被视为是大学里与学习、谈恋爱同等重要的三件事之一。来到大学,与学习相比,学生更热衷于社团活动,许多学生坚信社团活动是现实社会的模拟,在这里学生可以学习到策划、组织活动的能力,可以交友,可以感受竞争与合作,而整个过程就如同游戏一般,学生不会感到像学习时一样的压力,这是学生选择社团活动多于选择上课学习的原因。应该也有人会想,参加活动可以,但一定要占用学习上课的时间吗?一定要通过逃课来实现实践活动的开展吗?我想这就涉及到活动本身的安排及学生个人的取舍问题了。许多活动安排紧密,

  甚至与学生上课的时间安排相冲突,同时,如果学生认为活动更重要,那么逃课也就成为了学生内心的必然。

  ②课程本身吸引力不够或考核要求不高

  学生逃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老师的因素。老师授课的内容单一,陈旧,授课方式过于死板,加上老师上课没有动劲,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不注意与学生的交流,而是只管自己满堂灌,激发不出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就是,大学的部分课程对学生的考核要求过低,使得许多学生已不需要努力学习就能顺利通过考核,这也是中国大学体制长期为外界诟病的一个原因,说“外国大学是宽进严处的,而中国大学是严进宽出的”,来到大学,学习已不再成为压力,那么学生也就对逃课更加是无忌惮。

  ③大学管理制度的宽松

  还有另外一部分学生逃课则纯粹就是为了个人的放纵享乐,学生通过逃课而去网吧或者呆宿舍玩游戏的现象是十分平凡的,还有的学生逃课是为了与男女朋友约会,或者在宿舍睡觉。这些逃课的现象,则直接地暴露出大学校园的管理问题。大学校园过于宽松的管理模式,使得学生在没有家长的监督下,变得懒散放纵,对自己的起居学习没有了合理的要求,使得学生肆意逃课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④学习自己觉得更加有用的知识,或者去兼职

  大学的学科并非都是被认为有价值的,所以有的学生会选择去收听自己觉得更加有用的课程,也有可能逃课去听相关科目的其他老师的课,这一方面与学院课程教学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学生个人选择标准有关。另一个逃课的原因就是学生逃课去做兼职,许多大学生觉得此刻应该多一些社会实践,使自己今后能够更加快速地适应单位和社会的考验,希望自己能够多一些锻炼,多积累一些社会经验,而部分兼职是与课程冲突的,因而出现了此般现状。

  ⑤大学生的自律性弱

  经过高考的筛选,能够进入大学学习的大学生本应该珍惜自己学习深造的机会的,却变得十分堕落,挥霍自己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作为一个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的自己没有一个很好的大学四年或人生的规划,随意放弃课堂,在玩乐面前,仍然表现得很不成熟,自律性太弱。

  (七)社会观点评论 为了进一步督促学生上课,提高大学生出勤率,吉林大学珠海学院计算机系老师研发出一套新点名系统,要求学生用个人学号命名手机蓝牙,老师再用笔记本电脑外置蓝牙增强器搜索,通过与学生信息数据库比对,未搜到学号者,就算旷课。

  大学生到底该不该逃课,若放到教育相关人士面前讲,答案必然是不应该。

  可是大学中的各个课程到底有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有用就值得思考了。作为一名大

  学生,我觉得学校开设的很多课程是浪费时间,没多大用处,没多大用处并不代

  表没用处,只是用处很小??但有些课程确实又是很有用的,例如摄影课,即使

  将来当不了专业的摄影师也可以在家里人举行什么活动的时候大展身手,这样的

  课程比较有实际性的作用,比较支持开设,而且摄影课程比较吸引人??与其浪

  费时间在无聊的课堂上,不如在寝室里看看书,不如去兼职挣点钱等等。上我所

  用之课,逃我所烦之课,是智也。所以大学逃课没什么该不该,只有值不值得,

  自己掂量。

  韩寒

  什么课都不逃,跟什么课都逃掉没什么两样??读大学,关键是学会思考问

  题的方法??逃课没有错,但是不要逃错课??英语角绝对不是学英语的地

  方??为了英语丢了专业,那就舍本逐末了??既要逃课,又要让老师给高

  分??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覃彪喜

  (八)总结

  1.学校本身应该加强课程改革,提高学生上课积极性,让课程不再别“冷落”,

  提高老师的授课技能和课堂的生动性,还应该深刻地对多余的,空泛无意义的课

  程进行删减、改革和完善。

  2.学生本身应该提高自身的自觉性,要珍惜大学的时光,切莫虚度光阴,大

  学的学习机会来之不易,我们要好好把握。不要将接受高等教育的时间耗费在打

  游戏、睡觉、无谓的活动或者个人情感上,要善于分辨利弊,独立权衡。

  3.因而最终认为,大学生逃课并无对错,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倘若学生逃

  课去做无价值的事情,那么逃课是错的;倘若逃课是为了获取对自己更加有意义

  更加有价值的知识或能力,那么逃课并没有错,因为大学课程体制不完善,并不

  能完全满足我们的学习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