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乃民生之本,安邦之计,关系到百姓生活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农村劳动力是个宠大的社会群体,宜丰县28万人口中农民就有19万,他们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 该县千方百计畅通就业渠道,拓宽就业信息,已在全县范围内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就业服务网络。今年来, 该县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 3558人,其中就地近转移就业达90%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327人,据统计县工业园区企业2012年支付农民工薪金就达6亿元,让2、35万农民工迈上富裕路,圆了小康梦。
多层次、多渠道抓好宣传,增强农民的就业意识
宜丰县按照《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和工业园区企业用工、工资分配、社会保险工作的意见(试行)》暨“30条措施”,广泛宣传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意义,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宣传单、明白纸、标语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活动,尤其在《宜丰通讯》开辟了〖民生工程劳动就业〗和在县电视台开辟了“社会保障与你同行”栏目,每星期一期专题节目,“轰炸式的重磅宣传”,使农民群众认识到,充分就业能使自身素质、经济状况、社会地位都得到改善,同时还大张旗鼓的宣传农民身边的致富典型和成功经验,真正起到了“宣传一遍、影响一片”的作用,从根本上解除了部分农村劳动力好高骛远、小富即安思想的约束,增强了就业的危机感和紧迫感。
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实施政策引导就业
宜丰针对该县山区农民居住分散,信息不灵的特点,在加强乡镇、街道、社区、行政村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的同时,协调各方,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今年初,县委、县政府于2月29日召开了2013年度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暨农民工就地就近转移就业会议,将 全县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作为“民生工程”的重要环节,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了各乡镇、各单位,3月21日又召开了各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负责人和社区协管员会议,各部门也都结合自身特点,层层分解,将有关业务工作具体细化和目标分解,各部门也都结合自身特点,层层分解责任和任务。农口各局以发展现代集约农业和新型高效农业为突破口,充分开辟绿色就业岗位;科技局、农广校等部门以开展农林科技服务进乡村活动为契机,使农民足不出户就能学到先进技术;城建、、环保等服务部门以开发公益性岗位为重点;审计、监察、财政等部门加强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和管理,从特困帮扶、保障配套等方面实现服务社会化;计划、工商、税务等部门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农村劳动力和富裕农民带资进城,鼓励外出劳动力返乡创业,领办、创办民营经济,发展个体经济。据统计,截至6月底止,该县个体工商户已发展到万余户,其中农民工进城开店就达到80%以上。
根据市场份额和需要培训农村劳动力,增强就业竞争力
近年来,宜丰县紧紧围绕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这一目标,以构建劳动力转移载体和强化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逐步制定和完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政策,让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向工业园区转移就业,并力求在农村劳动力配送与劳动用工企业的对接上协力同心、肝胆相照。首先,组织精干力量对全县农村劳动力资源分布情况、农村劳动力资源从事行业情况、农村劳动力资源技能情况、农村劳动力转移愿望、转移就业形式及职业培训情况进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调查与建立台帐,收集整理了大量的市场需求信息,并按市场要求来确定培训专业、对象和内容,突出技能提高,主抓了中长期的培训,切实加强了就业前的引导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使准备就业的每名农村劳动力至少掌握了一门实用的职业技能。其次,实行劳动预备和就业准入制度,与就业技能鉴定相结合,组织未能继续升学的农村青年参加必要的转移就业培训,聘请专家培训授课并及时组织技能鉴定,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让农民工应聘时多个选择,让用工企业多个能人。三是提高农民工的就业适应能力,建立了以县劳动就业训练中心为龙头,各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为依托的农村劳动力培训管理体系。县劳动就业训练中心集技工教育、技能培训、鉴定考核为一体,覆盖全县氧焊、电焊、电工电子、农机农技、机械维修、计算机等10大主要工种。在农民工就业培训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针对农村劳动力地域分散的特点,根据“合理布局、突出特色、服务就业、择优选择、招标定点”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职业技术教育资源,建立了一系列的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同时,加强了引导性培训,对培训合格的,发放劳动保障局统一印发的《农村务工人员就业培训合格证书》,开展了定向培训和订单式培训,强化了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提高了就业率,深受农村劳动力和企业的欢迎。
做好劳务输送这篇文章,大力发展劳务经济
宜丰县逐步发展壮大的劳动力市场,使之达到了有机构、有专人、有场所、有设备、有制度的“五有”标准;注重发展农村劳务经济人,并将劳务信息及时搜集、筛选、通过广播、电视、发放招工信息等形式定期向劳动者发布,实现信息和人员对接;在此基础上,坚持“不培训不输送”原则,走技术输送之路,提升输送质量,同时探索劳务派遣新模式。江西鼎丰玻璃有限公司现有员工千余人,其中来自农村富余劳动力达 900多人。为使员工进入岗位角色,树立正确的工作理念,该县劳动就业部门积极配合公司大力开展员工技能培训、企业文化及相关管理制度培训、员工素质及心态培训,并通过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和员工晋升制度,进一步稳定了员工队伍,在公司上下级之间、部门之间、同事之间营造了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帮助的人际氛围,使企业成为江西省内布局最好、规模最大,产品最齐、质量最优的日用玻璃生产企业,去年公司实现产值达二亿元,利税达千万元。2002年创办于工业园区的浙南橡胶有限公司,200名员工90%以上的属宜丰的农民工,公司创办多年来从未拖欠员工工资,除厂子进行正常的机器检修外,从未停过产,员工月平均工资达1800元以上,年生产规模一年一个新台阶,目前年产达15000吨以上,创产值300多万元,利税100万元,每年仅支付员工工资就达200多万元。
,解除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后顾之忧
近年来,宜丰县把解除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后顾之忧放在重中之重的工作,积极开展“三位一体”调解、协调工作,及时开展以劳动合同签订、工资支付、工时休假等为重点的劳动用工情况大检查,进一步规范劳动合同管理,对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等违法行为。尽心尽力地做好协调和化解工作,探索建立劳动保障诚信等级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充实劳动协调和实施目标管理的量化指标,促进农村劳动力的灵活流动,使农村劳动力在子女上学、房屋租赁、计划生育等方面享受城镇居民同样的待遇。
宜丰县还十分重视和加强农民工的劳动保障权益的维护工作,把劳动合同管理作为加强企业劳动用工管理的源头来抓,加强了对用人单位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的指导和监督,稳步推进了劳动合同书面报告工作,据抽样调查,该县劳动合同实际签订、履行情况良好,仅工业园区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职工占到职业总数的90%,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占到87%。
把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安全网,构建农民工就业相配套的社会保障制度,是该县近年来主抓的一项工作,而农民工享受与本县城镇职工同样参保、同享社保,已成为该县农民工工作的一大特色。该县在政策制度的设计上,坚持企业与企业之间公平和劳动者与劳动者之间平等的原则,对农民工参保与城镇职工参保一视同仁。凡在该县各类企业工作的农民工,均须参加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项社会保险,各险种的缴费比例、缴费基数、享受待遇与本县城镇职工完全相同。对在城镇单位之间流动的农民工参保人员、参保单位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及时为其办理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实现了农民工城镇职工统一参保政策、统一的经办流程,统一的社保待遇。(江西省宜丰县劳动就业局 汪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