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梁中心校依法治校工作汇报
下梁镇中心校,原名柞水县交通希望小学,是由陕西省交通厅捐资和地方各级筹资一百多万元,于1997年新建的一所镇中心小学。学校占地面积12500m,建筑面积3901m。本学年度在校学生402人,农村留守儿童21名,设10个教学班。有教职工30名,其中具有小学高级职称教师8名,大专以上学历1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5%,教师岗位合格率、学历达标率均为100%。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于教育,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法制。依法治校,是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保障教育改革和发展,提高全民族素质,;同时,也是教育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我校依法治校工作以“德育为先、法制为重、规范管理”为指导,以“务求实效,争创示范”为目标,从学校实际出发,积极开展依法治校工作,健全学校的规章制度,增强师生的法制观念,教师积极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把办学行为纳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努力提高依法治校水平。学校已创建为县级法治示范校。现将依法治校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学校教育法制工作机制。
我校高度重视教育法制工作,并将其列入学校的重要议事日程。按照教育体育局的统一安排,学校主动和下梁镇派出所、下梁镇综治办等单位开展法制教育共建活动,聘请了派出所长袁业斌同志担任法制副校长。建立了校长亲自领导,校外法制副校长和学校职能部门具体负责的教育法制工作领导机构。建立并落实了教育法制工作责任制,制订依法治校实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落实具体措施,目标明确,责任到人。实施过程中有检查,有考核,有总结。做到法制工作与行政、业务工作有机结合。
二、层层开展普法教育活动,师生法制意识日益增强 我校依照教育体育的局要求,制定了普法教育规划和年度计划,认真做好法制宣传工作,以我国现行的教育法制、法规以及与教师工作、与公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制法规为主要内容,对全校教师和学生进行分层次、有计划的法制宣传教育。
1.加强学习,提高教师法制意识
学校教师是普法教育对象,也是学生普法教育的教育者,更是依法治校工作的实施者、执行者,加强学习至关重要。学校领导带头学习法律,积极参加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法制培训。在校内通过党支部活动,在党员中积极组织学习,要求党员率先带头学法,并在师生中起模范带头作用;通过教职工大会,向全校师生提出学习的号召和倡议,广泛
宣传法律的目的和意义。在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全面宣传动员的基础上,利用每周活动课时间,集体组织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业余时间则要求教师学习与自己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规。把学法、用法和本校、本职的工作联系起来,促使学习深入发展。
2.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学生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对象,通过教育,培养出遵纪守法、行为规范、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这是学校普法教育和依法治校的中心工作和最终目的。我们从学生实际出发,在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大力加强法制教育。把每年的4月和11月作为法制教育宣传月。在开展普法教育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做到四个相结合:即课内和课外相结合;集中学习与分散自学相结合;全面普法教育与专项活动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通过“四结合”的方式,有效地提高了教师依法执教的意识和学生遵规守纪的自觉性。
学校每学期都邀请法制教育校外辅导员来校举行法制
教育讲座;开展班级学生自我教育活动,班主任对有关典型案例进行剖析,组织学生利用案例进行讨论、剖析,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以法制教育为主题进行黑板报评比;举行“法在我心中”的主题班会;开展八项常规评比活动,组织学生对各班卫生、班风、学风、“两操”进行检查和评分;举行
法制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教育。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高了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学生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我们坚持从这些基本要求抓起,从一些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做起。通过培养训练,检查督促,严格管理,不断强化,良好的校风已经形成,学生的总体素质有较大提高,学生自觉遵规守纪,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学校各方面规范有序,家长满意,社会赞誉。
三、建章立制,使学校管理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的轨道 我们在加强对全校师生法制教育的同时,也深深感受到,要使学校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除加强对师生进行必要的教育外。我们还按照实用性、可操作性的原则,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健全学校的管理制度,把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具体化,落实到学校的各项管理中。各项制度的建立健全,使学校的各项工作以法纪为准则正常运转,从制度上保证了以法治校工作落实到实处。
1.加强学校管理工作,实现依法行政
我们制订了安全、教学常规、后勤服务等各项相关制度,依法治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根据校委会议事规则,研究决定学校重大事项。依据教育法规,制订了《柞水县下梁中心校章程》《班子成员工作目标与责任》《岗位责任奖惩实施细则》《学籍管理制度》《常
规管理考核细则》等规章制度,依法管理教育教学事务。我校在管理过程中,做到情理相济、决策科学、过程透明、民主充分、责任明确、保障有力、一贯到底,学校的各项工作在法规的保障下有序进行。
2.加强教育教学管理,规范教师行为
我校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建立了《教师师德师风考评办法》《教学工作一日常规》《学生德育考核细则》等。使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职责落实到了实处。我校还制定了《绩效考核办法》,对教师岗绩效进行学期考核。打破了“大锅饭”,真正做到“奖励向实干家倾斜,荣誉向奉献者靠拢”,调动了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几年来我校教师均能依法施教,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尊重学生人格,侮辱、歧视、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从未发生。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勤奋工作、争优创先的先进性群体正在逐渐形成。
3.加强学生管理,切实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学校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办学宗旨,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严格执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关于素质教育的各项规定,开足开齐发展课,尽可能给学生更多时间、空间和机会,让学生自主地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在社会的熔炉里锤炼,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个
性、特长。学校的小记者、科技、书画、体育等各类兴趣小组活动生机勃勃,成绩喜人,一大批有特长的学生已崭 露头角。
4.,推进校务公开
学校树立依法行政、依法治校的观念,依法进行学校财务管理,严格执行省、市、县关于收费项目和标准,不断加强收费工作的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和学生的监督。依法做好校产管理,定期对校舍、教育教学设施进行安全排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确保师生安全。积极创设条件,拓宽和群众联系的渠道,认真听取教职工和社会各界对学校工作的意见。我们一方面定期召开教职工大会,向教职工通报学校管理、财务收支和学校行政人员的工作情况,同时还召开教师、学生座谈会、家长会,了解社会各方面对学校工作的反映。另一方面设立校长信箱和校长热线,对于真诚的批评和建议,及时采纳并及时落实改进措施。目前师生对学校满意率达95%以上。务实的行风建设使我们学校的社会声誉不断提升,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和厚爱。依法治校使我校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依法管理学校,提高教师依法执教、学生遵规守纪的自觉性,使学校的优良校风得到发扬,有效防范了师生的违法行为,杜绝了师生犯罪的发生,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学生成绩稳步提高。
我们在依法治校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也有一些新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索和解决。相信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帮助下,我校在今后的依法治校工作中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