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
一、党的群众观点
?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 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策力量。
?
人是有区别的。
? 能力有大小之分,有主次分工不同,有先进落后之别,
有背景机遇之差,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也不相同。 ? 大人物作用的发挥离不开人社会总体环境,离不开人民 群众的支持,都不过是站在他人的基础之上。
什么是人民群众
人民相对敌人而言,群众相对少数而言。在党群关 系和干群关系的表述中,是相对党员干部而言。 ? 对社会进步、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是人民群众质的 规定性,占社会人口绝大多数是人民群众量的规定 性。 ? 人民群众的内涵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发展变化,在 社会历史 的不同时期,包括不同的阶级、阶层和社 会集团。在阶级社会,人民群众指的起进步作用的 阶级,包括处于上升时期的的剥削阶级。 ? 在任何时期,人民群众的主体,始终是劳动群众, 包括广大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物质资料(生 活质料)的生产者。
?
儒家民本论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诸 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可载舟 ,亦可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 不至矣。
4
英雄决定论
“历史者英雄之舞台,舍英雄几无历 史”,“舍豪杰则无世界”。
——梁启超 人民群众是无数个“零”,只有前面 添上英雄人物的“实数”时,他们才能变 成有效的数字。 ——米海洛夫斯基
。
?
? ? ? ? ? ?
人民群众是党的胜利之本和力量之源。
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让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 党要领导群众又要教育和引导群众前进的观点。
二、党的群众路线
? 党的十一届六《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
干问题的决议》中把党的群众路线概括为: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一)群众路线的形成与发展
?
?
1943年,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中,科学地阐 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群众中集中起来, 到群众中坚持下去”这一正确领导方法的全过程及其各个环 节,是群众路线成熟的标志。1945年党的七大把群众路线提 升为党的根本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工作路线,把党密切联 系群众的作风作为党的三大作风之一,基本精神明确载入了 。 改革开放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