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场法规 > 河北大学生就业:4大因素致毕业生

河北大学生就业:4大因素致毕业生

时间:2023-06-05 09:59:46

  2014毕业季已近尾声,高校毕业生就业却依然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就业难”,有多么难,为什么难,又该如何破解?

  20日下午,由河北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办,燕赵都市报(网)、河北新闻网轮流承办的《热点聚焦》系列网络访谈第五期“关注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如期举行。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社厅厅长张义珍,全国政协委员、河北师范大学副校长王长华,河北四方通信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永录做客燕赵都市网,深度剖析我省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共同支招破解就业难题。

  四因素致毕业生“就业难”

  “正如网友所担忧的,今年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确实面临一些困难。”省人社厅厅长张义珍参加燕赵都市网访谈时表示,2014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有四方面难题。

  一是就业总量压力大。从河北劳动力结构看,劳动参与率还处于高位运行。据测算,今年城镇劳动力供给量大概在105万人左右,其中高校毕业生36.78万人。新增就业岗位70万个,再加上自然减员20万人,大概有15万人的就业缺口。

  二是结构性矛盾突出。我省产业的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以及新型产业的兴起都需要大量熟练技工;高校毕业生虽然占据新增就业很大比重,却不愿意从事一线工作。这就出现了企业招工难和毕业生就业难,两难并存体现了当前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

  三是2014届毕业生就业还面临着一项特殊的挑战:随着大气污染治理、环境治理、化解过剩产能的推进,我省提出了“6643工程”,这项工程所涉及到的职工人数,经初步测算超100万。“6643工程”实施过程中会逐步释放一些需要转岗、再就业的劳动力,对高校毕业生来说将有部分岗位被挤占,求职压力将更大。

  四是十八大提出了要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目标。当前无论是高校毕业生本人还是家长都期待高质量就业,对就业机会的均等,就业的稳定、收入的增加,就业环境的改善等诸多方面的诉求越来越高,这些也增加了就业的难度。

  京津冀协同发展将促进就业

  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约为23.89%(不含升学人数)。“这个数据和往年大体持平,六七月份将是签约高峰。”张义珍表示,毕业生就业虽然面临一些困难也有利好因素,预计到年底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可达到85%以上。

  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将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机会;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加快推进、创业扶持政策和市场就业机制的不断完善等,都是毕业生就业的利好。

  同时,毕业生自己对就业形势的认识更加客观,就业观念趋于理性,这也有利于促进就业平稳有序开展。

  就业难另一端是企业招聘难

  “毕业生就业难不是孤立存在的,要破解就业难也不能头疼医头。”河北四方通信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永录表示,当前就业市场存在着明显的供求错位,一端是就业难,一端是招聘难。

  张永录介绍,“经估算,人力资源成本已占很多企业运行成本的25%以上,这个比例是很高的。我们公司今年计划招聘1500人,上半年在招聘上下了很大力气,目前只招了一半。”张永录说,不是没有毕业生投简历,而是没有合适的人。

  张永录认为大部分企业遭遇的正是这种层次的招聘难。“当然也有部分中小企业因待遇低、保障不力招不到人。”

  为何会出现招聘难?

  张永录认为,很重要的原因是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脱节,对于热门专业一哄而上,三四年后招生时的热门变成了就业的冷门。“高校供给市场的多是企业不需要的,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却没有足够的供给”。

  高校毕业生眼高手低,不能正确评估自身能力,选择与之相匹配的岗位,也使得企业招聘难。“对此我体会很深,很多毕业生把考证当成了求职护身符,忽略了能力的提高,可企业需要的是你的能力而不是各种证书。”张永录说。

  毕业生难就业,高校怎么做?

  “3000块钱你想招一个民工吗?那门儿也没有,最多只能招一个大学生。”全国政协委员、河北师范大学副校长王长华说,高校对毕业生就业的压力有很直接的感受,这则在网上流传的笑话发人深省。

  他认为,高校要关注两个问题,一是人才培养不能主动适应经济结构变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培养的毕业生不能胜任工作岗位,造成很多岗位招不到合适的员工;二是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引导,当前,小微企业和基层是吸纳毕业生的主阵地,但一些毕业生不愿意去,导致就业困难。“当然,不能简单要求毕业生要转变就业观念。”王长华说,最理想的是大学和学生都树立市场意识,构建招生、培养、就业协调联动机制,最终实现以销定产。因此,学校一方面要注重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真正把“课堂学的”变成“工作用的”;另一方面,学校要关注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和发展趋势,并把信号向学科布局、专业设置、培养过程传导,主动设置一些“产业短缺、发展预期良好”的工程型、应用型、服务型专业,构建适应教育、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本科专业体系。

  王长华还指出,高校不能仅仅是“岗位”教育,更要紧的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具有比较扎实、深厚的文化底蕴,高尚的情操、坚韧的品质等等。“我认为这些培养目标和适销对路比起来更重要,但似乎远水不解近渴。人们更愿意学什么就干什么,实现专业和职业的直接对接。”他说,这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前急于破解就业难的问题,但是,过于急功近利的目标是很难在短期内实现的。

  创业是解就业难题的突破口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当大部分毕业生拿着简历挤在招聘会上时,也有部分毕业生另辟蹊径,当起了小老板。对此,张义珍表示,创业可以带动就业,创业将是化解劳动力供求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以及提高就业质量的重要途径。为了鼓励创业,省政府日前出台了《关于鼓励创业促进就业的若干意见》,提出了16条具体措施推动毕业生等群体创业。“包括将网络创业纳入小额贷款扶持范围,申请入驻创业孵化基地,享受社保补贴,提高租金补贴等。”张义珍建议,有创业愿望的毕业生一定要仔细查阅政府提供的帮扶政策,充分利用好这些政策,少走弯路。

  王长华则表示,大学生是最有创新性和创业潜力的群体,特别是在用人需求总体不旺的情况下,大学生创业也是一项非常不错的选择。“但目前来看,大学生创业还是很艰难的,受自身素质、创业环境等制约,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并不高。对这些初出茅庐的毕业生,政府、社会、家长和学校一定要让他们明白自主创业面临的各种困难,要让他们从思想和实际行动中做好准备后再去创业。”

  作为一名企业家,张永录提醒毕业生创业前一定要正确评估自己是否适合创业,充分调查自己的创业项目是否与市场需求相符,“要掌握市场的第一手信息”。他建议毕业生创业前要有一个完整的商业计划书,投资多少,如何开发市场,如何规避风险,几年内要实现怎样的目标。“如果单凭冲动和热情创业,必输无疑”。

  张永录还建议,政府要为毕业生搭建创业信息平台。“各地政府每个年度的经济建设总体布局中,有哪些项目适合毕业生创业?建议相关部门搜集相关信息,建立创业项目库,可以很大程度避免毕业生盲目创业”。

  解两难困境,各方都要努力

  “破解当前就业难、招聘难并存困境,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张义珍表示,企业要思考为何毕业生不愿来,有没有为毕业生提供合理的薪资和社会保障、有没有为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有没有为毕业生提供晋升机会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企业需要通过自身努力提高人才引进基础,种下梧桐树才能引得凤凰来。学校也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调整专业,毕业生要有职业意识,调整就业观念。政府也要加强就业信息系统建设,做好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为劳动者就业提供及时、准确的就业信息服务。“通过多方努力,我相信两难的局面是可以逐步破解的”,张义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