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如何突出重围之<就业现状>
还有三个月,2013届大学毕业生就要离校了,这个时候,“就业”再次成为公众热议话题。而今年,比去年整整多出19万的699万名大学毕业生数量不仅让形势更加严峻,也让“没有最难,只有更难”成为不少大学毕业生求职季奔波的无奈感叹。
清华大学就业中心主任熊义志:今年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是2009年以来最严峻的一年,这种紧张形势是多方面因素叠加的结果。一是中国经济增长率有所降低,加上国际经济持续低迷,导致总体就业需求下降;二是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外部经济冲击,导致部分行业就业需求降低(记者注:,其2013年计划招聘岗位数同比平均降幅约为15%。从行业情况看,医疗卫生、咨询、电子商务、旅游、文化体育等行业用人需求略有增加,但钢铁、机械、采矿、能源、建筑等行业,用工需求不同程度减少);三是大学生就业市场供大于求的格局持续存在;四是高等教育质量还需要进一步提升,高校的人才培养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需要。其中,前两个因素是今年碰到的新形势,后两个问题是近年来一直存在的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研究员丁大建:可以从供与求及其匹配分析就业市场状况。从供给看,大学生就业难在我国若干年内将是常态,原因是前十多年里超常规的大规模扩招,使毕业生规模从2002年的140多万到2013年约700万,增速远大于经济增长;但从需求看,这会逐步缓解,尽管经济波动会有短期影响,但随着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用人需求还在逐步扩大;再从匹配看,市场在逐步调整、适应这种供求紧张关系,加上政府和社会的就业促进工作,快速扩招带来的紧张局面也在逐步化解。另外,新情况是去年和今年是经济增长下行年,经济增速在下降,自然对大学生需求会有影响,劳动力市场总是跟着经济发展转的。
大学生就业如何突出重围之<就业难的原因>
春节过后,招聘市场迎来了“金三银四”的招聘旺季。而与市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13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99万,比2012年多19万,创历史新高的现实。不过,有网站最新调查结果却显示,截至今年3月,本科毕业生签约率仅为38%,硕士毕业生不足三成,分别低于上届同期8个和7个百分点。
用工需求增大 企业干着急
招聘旺季成了大学生的最难就业季,有人质疑,难道是春节后企业用工需求量减少了?
对此,某网站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给予了否定,并给出了一系列数据。统计数据显示,单2月全国网上发布职位数近217万个,同比增长5.1%。不仅如此,3月份开始,随着企业用工量的大幅增加,全国各地再现“用工荒”,多地缺工量突破百万人。在用工缺口大增的情况下,是企业招工缺失的无奈。长春市某医药企业负责人表示,春节后,药品销售人员一直处于紧缺的状态,目前仍有5人的用工缺口。
专业对接性差 成大学生就业难题
针对招聘旺季里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专家把其归咎为三方面原因。她介绍,根据调查,目前大学生择业的时候首选的是央企或者企事业单位,其次是外企,最后才选择民企。而从当下各地的招聘会看,有80%的招聘企业是民营企业。
此外,专业对接性差也是主要原因。大学生的供给不太符合市场需要,目前大学专业的设置跟市场需求对不上。有一些专业设置可能市场上根本就没有这个需求,比如,食品专业的很多学生,最终很多人从事文员、销售等职位。而应聘这方面职位的人本身又很多,企业给出的薪酬又较低,普遍在1500元—1800元之间,最终造成双向选择较难。
另外,目前国内很多大学主要是重知识培养,但是轻能力的锻炼,所以有学历没能力、有文凭没水平这种情况还是或多或少地存在。
大学生就业 切忌眼高手低
对于大学生就业,专家建议不要把自己的起点定得太高,否则很难找到好工作。而薪酬方面也要有个心理准备。而采访的多数企业也表示,大学生入职后,由于没有经验,往往只能从事职员的职位,工资普遍在1800元左右。
大学生就业如何突出重围之<解决之道>
在知识为王的21世纪,接受高等教育往往是获得更好工作的通行证。但这些年来,这个通行证在我国却越来越不管用,大学生已经成为就业难的一个最突出群体,今年尤其如是。前不久,一份对200多所高校的调研显示,约有60%的高校认为就业形势严峻,很多地方高校反映用人需求下降或明显下降,部分毕业生对就业前景感到担忧,少数毕业生甚至感到焦虑。
知名教育学者熊丙奇: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先要把大学办出特色。
要根本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必须着力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让大学办出个性和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形成高等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只有大学拥有办学自主权,才能形成本校的办学特色,避免千校一面、千生一面;也只有大学拥有办学自主权,才能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动,调节学科、专业、课程的设置,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对此,我国《教育规划纲要》已明确提出,要推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实行政校分开、管办分离,但纲要颁布至今,相关的改革推进十分缓慢。面对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改革不能再拖延了。
兰州大学社会学与人口学研究所研究员焦若水:“不考虑”大城市,不少大学生就业观念在转变。
近些年我国城市发展速度很快,中小城市的各项服务功能愈加完善。虽然大城市聚集的资源更多,但融入其中的成本越来越高,在中小城市生活可以通过更少的花费享受到更高的生活质量,很多人就会逐渐被吸引过去。加上年初大范围雾霾天气的影响,“宜居”成为大学生在就业选择上的重要条件。认识到这一点,大城市也不再是很多大学毕业生坚定的选择。
清华大学就业中心主任熊义志:期待社会舆论对青年职业发展,对大学生就业更加宽容。
首先,大学生还需要进一步调整就业观念,能够更加放开眼界、迈开脚步,到更大的地域范围、行业范围和单位性质范围放飞梦想。其次,当前的条件下,确实存在很多现实的困难和障碍限制了大学毕业生到更大范围就业。例如,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发展环境、工资待遇、家庭影响等等。我们需要建立一系列能够激励大学生到中小城市、到基层、到中小企业就业的政策和机制。最后,我个人特别期待社会舆论对青年职业发展,对大学生就业更加宽容。社会各方面要真正关心大学毕业生的发展、倾听他们的声音、了解他们的想法,引导和激励他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而不是简单拿一些帽子去往大学毕业生身上扣。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研究员丁大建:调整大学生培养结构需要。
由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滞后,劳动力市场上的表现是,大学生劳动力供给过剩,农民工供给短缺。从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看,大学生需求会增加。但未来市场需要越来越多的熟练技术工人,这要求我们的大学生培养结构需要调整,高校专业、层级的结构都要调整,“计划入口,市场出口”的模式必须改变,大学生就业观念也会调整的。既然市场化,不如让市场说了算,学校、毕业生、企业(用人单位)都应适应市场。同时,高校培养机制也要根据市场进行相应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