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场社交 > 上海市长宁区初中物理二模卷试题及参考答案

上海市长宁区初中物理二模卷试题及参考答案

时间:2021-10-26 22:15:58

  2010 年初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理化试卷

  (本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00 分钟)

  物 理 部 分

  一、选择题(共 16 分)

  1.在下列科学家中,为纪念他的贡献,将其名字作为物理量单位的是 A 奥斯特

  B 阿基米德

  C 牛顿

  D 伽利略

  ( ) ( )

  2.19 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原子中存在带负电的粒子,该粒子称为 A 电子

  B 质子

  C 中子

  D 核子

  3.一般情况下,上海市晴天的昼夜温差最接近 A 3℃

  B 10℃

  C 17℃

  D 24℃

  ( )

  4.下列实例中,不属于利用惯性的是 ( ) A 用手拍打衣服上的灰尘 B 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上撞击几下

  C 运动员采用助跑跳远 D 骑自行车时为了减速捏刹车闸 5.我们可以看到露水下的花脉更“清晰”,这是花脉的

  A 倒立放大的像 C 正立缩小的像

  B 倒立缩小的像 D 正立放大的像

  ( )

  6.如图 1 所示的等刻度均匀杠杆保持水平平衡,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在杠杆的 i 点, 若测力计示数为 3 牛,则一个重为 2 牛的钩码一定挂在杠杆的

  A b 点 B e 点 C j 点 D n 点

  ( )

  7.在图 2 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键S由断开到闭合,三个电表的示数均不发生 变化,若电路故障只发生在灯L1 或L2 处,则一定是

  A 灯L1 断路 B 灯L1 短路 C 灯L2 断路 D 灯L2 短路

  ( )

  8.如图 3 所示,底面积不同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液体甲和乙,液面相平。已知甲、乙 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相等。若分别在两容器中放入一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后,且无液体溢出,则(

  A 甲对容器底部压强可能等于乙对容器底部压

  强

  B 甲对容器底部压力可能小于乙对容器底部压

  力

  C 甲对容器底部压强一定大于乙对容器底部压强

  D 甲对容器底部压力一定大于乙对容器底部压力

  图 3 ) 二、填空题(共 26 分)

  或“并联”)。用电器工作时,将_______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9.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为_______伏,家庭电路中电灯与冰箱之间是_______的(选填“串 联”

  10.今年新春,中国队包揽了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滑比赛的冠亚军。比赛中,运动员双脚用力 蹬地而跳起,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也同时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的,溜冰 鞋的冰刀与冰面之间为_______摩擦(选填“滚动”或“滑动”)。

  11.在水平地面上有甲、乙两辆小车,它们的 s-t 图像如图 4 所示。以

  地面为参照物,_______车是运动的,该车的速度为_______米/秒。乙

  车在 5 秒内所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米。

  12.某导体的电阻为 20 欧,若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 0.3 安,则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伏,

  10 秒内电流对该导体所做功为_______焦。当该导体两端电压为 3 伏时,该导体电阻为_______欧。

  13 .若小明家中的电热水器单独连续正常工作 0.3 小时后,家中电能表的示数变化了0.66_______填单位),则该热水器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 瓦,正常工作的电流为_______安。

  14.如图 5 所示,物体A和B所受重力均为 20 牛,不计滑轮重和摩擦。当用力

  图 4 F1 和F2 分别匀速提升A和B时,力F2 的大小为______上升 0.5 米,则拉力F1 所做的功为_______ 15.在图 6 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自左端向中点移动时,电压表V1 _______,电压表V2 示数的变化值与电流表A

  B值将_______(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R 2 S 图 6

  16.某同学为了“探究决定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利用质量不同的实心铜块 A 和 B、刻度尺、 相同的小桌和沙面进行实验,并通过观察小桌陷入沙面的深度来比较重力势能的大小。如图 7(a) 和(b)所示,他先将小桌放在沙面上,然后让铜块 A 从一定的高度下落到小桌的桌面上。接着他 按图 7(c)、(d)所示,重新实验。请仔细观察图中下落的铜块与小桌陷入沙面的情况,然后归纳得 出初步结论。

  ① 比较图 7 中的(a)、(b)和(c)实验过程及相关条件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比较图 7 中的(a)、(c)和(d)实验过程及相关条件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图题(共 6 分)

  17.重为 6 牛的小球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用力的图示法在图 8 中画出小球所受的支持力 N。

  18.在图 9 中,标出磁感线方向、小磁针的 N 极和电源的正、负极。

  S

  图 8 电源

  图 9

  四、计算题(共 24 分)

  19.加热质量为 5 千克的水,水的温度升高了 20℃。求:水吸收的热量Q吸。[水的比热容为 4.2×103

  焦/(千克℃)]

  20.体积为 2×10-4米3的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求:金属块受到的浮力F浮。

  21.在图 10(a)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 6 伏且不变,电阻R1 为 15 欧。闭合电键S后, ① 求:电流表A1 的示数I1 。

  ② 当移动滑动变阻器R2 的滑片P至某点,有一个电流表的示数如图 10(b)所示,求:此时变阻 器R2 所消耗的功率P2 。

  00

  1

  2 0.4

  3

  0.6

  图 10

  (b)

  22.如图 11 所示,质量均为 20 千克的圆柱体甲、乙分别放置在水平面上。已知甲的密度为 10×103

  千克/米3,底面积为 0.010 米2;乙的密度为 8.0×103千克/米3,底面积为 0.016 米2。

  ① 求:圆柱体甲的体积V甲。

  ② 求:圆柱体甲对水平面的压力F甲、压强p甲。

  ③ 若要使甲、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小明、小红和小华分别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不同方法。请 先判断,

  同学的设计是可行的;再求出该方法中所截去的高度 h(或体积 V 或质量 m)。

  图 11

  五、实验题(共 18 分)

  23.在图 12(a)中所示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被测物体应放置在仪器的_______盘(选填 “左”或“右”)。在图 12(b)所示的“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竖直放置的器材 M 是_______(填写名称),手指放在蜡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烛芯顶部不会被烧痛(选填“A”或“B”)。

  24.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应保持物体处于_______或_______状态进行研究。 图 13 中(a)、(b)所示的实验过程说明所探究的两个力需作用在_______上,物体才能平衡。图

  (c)则可验证所探究的两个力必须作用于_______。

  转动

  静止

  由静止到运动

  (a) (b)

  图 13

  (c)

  25.小明同学在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中,器材均完好,电源有 2 个(电压分别 为 6 伏和 3 伏,且保持不变),所用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

  2A”字样。

  ① 小明正确连接电路,且实验步骤正确。闭合电键后,观察到电流表的示数为 0.18 安,则该实

  验中所用电源的电压为_______伏。

  5

  10

  ② 当他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到中点位置时(即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 0 为 10 欧),观察到电压表示数如图 14 所示,则待测电阻RX 两端的电压为 _______伏,通过RX 的电流为_______安,此时得到RX 的阻值为 _______欧。

  1

  2

  15 3

  V

  26.某小组的同学为了研究“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做了如下实验。他们在完 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一定质量的甲、乙两种液体。实验时,用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对烧杯中 的液体加热,并利用仪器测量液体的质量、升高的温度和加热时间,并将实验数据整理、记录分别 如

  初三物理试卷 共 6 页 第 5 页

  表一、表二、表三所示。同一表格内液体的加热时间相等,表一内液体加热时间最短,表二次之,表三内液体加热时间最长。(设加热时间相等时,液体所吸收的热量相等)

  ①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

  步结论是:同种液体,质量一定时,升高的温度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

  ②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 与 4 或 3 与 6 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③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4 与 8 或 5 与 9 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质量一定的不 同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

  ④ 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或表三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并归纳得出结论。

  (a)分析比较表一、表二或表三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同种液体,质量与升高温 度的乘积相等,吸收的热量相等。 (b)分析比较

  (c)分析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