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1日下午,美国西部城市拉斯韦加斯北部的一所中学门外,一批学生正从一辆校车走出,这时突然响起枪声,6名学生中弹倒下。警方称,初步调查表明至少两名枪手参与了,他们均为男性,目前作案动机不明。这是今年以来美国发生的第八起校园枪击案。
缘何美国校园频频枪响?一个中国留美学生5年的校园生活经历,或许能解析这些校园枪手举起武器的部分原因。
进入美国大学是比较容易的,但要成功完成学业并拿到文凭和较高gpa却很困难。广博而自由的主修选择范围以及复杂的课程搭配系统都会给学生带来难题。在美国,每所大学都有学生专职顾问团,负责向学生解释如何选择课程。学生一学期需要约见自己的顾问很多次才能保证不在不必要的课程上浪费时间与金钱。
顾问团的职责有两个,其一就是在学生刚进校门主修方向还没确定时为学生提供建议;其二是给予那些需要调换专业主修方向的学生提供建议。但由于顾问不用负担任何责任,经常发生的情况是顾问对本职工作不熟悉,造成学生不必要的损失。所以,美国学生对于课程选择一直都处于一种担忧状态,容易产生挫败感。
美国看似广泛的课程选择范围其实只是一个假象。很多课程在一所大学甚至周围几所大学都有且只有一个教师教授。很多时候,由于受到教师授课时间的限制,学生往往就只有一个选择。学生能否取得好的成绩,甚至是否挂科,可以说完全取决于任课教师的个人喜好。比如,一个日本裔的高等数学教师认为你的推理方式,甚至某个词语不合他的胃口,他就有绝对权力让你挂科。一个印度裔的英语教师则很可能由于无法适应本地学生甚至留学生的口语而将个人感情直接体现到学生的成绩上。
结果就是,学生可能因为跟某位任课教师性格不和而在一门课程上浪费数年时间,学生即使知道该教师有意刁难也毫无办法。美国大学教师可以说掌握着学生成绩的生杀大权。而在美国,学生成绩不仅是决定学生能否进一步深造的重要因素,也是很多公司雇用员工的标准之一。
同学之间的冷漠、自私与拜金主义是校园枪手举起武器的另一个帮凶。美国的教育体制决定了美国大学大多数同学都是一堂课同学,不存在几年同窗的情况。大学生活就如走马观花,一切都是过眼云烟。学生们知道来上课只是为了拿学分换文凭,谁也不想多理谁。学生之间“派系”现象严重,比如韩国留学生就跟韩国留学生在一起,而不会和韩裔美籍学生在一起。韩国留学生认为自己是韩国人,而韩裔美籍学生则认为自己是美国人。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大学里面学生都有着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很难融合,这使得很多学生感到孤立无援。一旦走出教室,就算是看着校园里喧闹的环境也只感觉到一个人的孤独。美国本土居民其实有很强的排外性,有意无意地喜欢拿他国的习俗、背景等开玩笑。
所以,当某个个体无法融入校园这个小社会圈子时,他一半感觉自己被忽视,另一半则感觉被轻视或歧视。比较近的一个例子就是2007年4月份发生的弗吉尼亚枪击案的枪手———一名韩裔青年男子赵承熙由于语言障碍、性格内向、背景差异而从小受到孤立,最终用枪发出声音。
美国大学是一个有机会轻易接触到富家子弟的地方。一个身穿名牌、开着名车的年轻人出现在校园受到学生追捧和女孩倾心绝不是什么怪事。这种贫富悬殊直接刺激着学生们的感官。来自普通家庭的学生在完成学业以前都只有靠打零工挣钱。富家子弟很多都依靠富裕的家庭背景。赵承熙就曾表现出很明显仇富意识。
同时,校园内的各种社团活动更加社会化和功利化。像学生社团干部的竞选、各种活动的开展都需要大量的经费支持。大学学生会干部轮班换届时,都会在全校进行公投。凭学生证注册后,学生都可以在固定的日期内投票。要获得尽可能多的选票,首先需要进行尽可能多的宣传活动,这样就需要雇用一系列人员,购买一系列物资和服务:宣传总策划、宣传广告设计人员、宣传代言人、负责向学生发放宣传单的人员,这些都需要钱,没有人会无偿劳动。而租用校园电台、印刷宣传海报、制作宣传光盘、租用宣传器材等都需要大量资金的。简单来说,校园学生会干部的选举就是美国总统大选的缩影,不同的是校园的选举只相当于美国政坛选举的演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