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元旦假期将至,下面小编整理了2017年公司元旦放假通知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2017年公司元旦放假通知范文一
集团公司全体员工: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通知精神,现将2017年元旦放假安排通知如下:
1月1日至3日放假调休,共3天。1月5日(星期六)、1月6日(星期日)上班。
请各部门做好各项工作安排。
行政人事部
xxx年十二月十一日
2017年公司元旦放假通知范文二
员工:
在2017年元旦即将来临之际,为让大家在新年的第一天过上一个愉快的元旦,公司结合当前经营状况,决定放假3天,现将我公司放假安排通知如下:
2017年元旦:自2017年1月1日至1月3日,放假3天。2017年1月4日(星期x)照常上班。
放假期间相关工作事宜作如下安排:
1、放假期间,如有需要加班完成工作进度的部门,请相关部门于××月××日前将值班表报综合部审批。
2、放假期间部门管理人员工及值班人员的手机应确保24小时处开机状态,保证通信联络的畅通。
3、放假期间,未经批准,非值班人员一律不得进入公司办公区域,如有特殊情况须向综合部经理请示,经同意后方可进入公司。
4、放假期间回家或外出旅游的员工,应事先知会部门负责人,并处理好放假期间的本职工作。
5、放假期间综合部对公司财产的安全负全责,做好防火、防盗工作并督促各部门关好办公区域的门、窗等。
6、回家或外出旅游的员工应注意安全,并遵守有关法律法规,提前做好返程安排,确保如期上班。
祝大家元旦快乐!
综合部管理部
2016年12月x日
2017年公司元旦放假通知范文三
各位同仁:
2017元旦假期将至,首先向全体职工致以节日的问候,为了度过欢乐、祥和、平安的节日,特提醒全体人员注意以下几点:
一、各部门在节前要组织一次安全检查,进行全面的安全自查,杜绝一切安全隐患。包括:不留人的房间锁好门窗、不用的设备应切断电源;连续使用的设备应安排专人值班,确保使用安全;重要物品妥善保管,注意防火防盗。
二、对值班人员开会进行一次安全教育,教育值班人员遵守公司制度,提高安全认识。
三、各部门在节前要加强对仓库物品的管理,严格执行出入库管理规定。
四、做好车辆安全管理工作,节日用车严格审批。驾驶员应遵守交通规则、注意行车安全。严禁酒后驾车、疲劳驾车、超速超载开车行为。
五、所有员工元旦期间手机必须保持开机,到外地的必须开通漫游,以便保持联络;外出回家探亲的员工,注意路途安全,及时购买返程票,防止由于车票紧张而延误节后上班。
六、元旦期间,大家要注意安全。
七、2017年元旦放假安排
2017年1月1日(元旦,星期x)、1月2日(星期x)、1月3日是(星期x)放假三天。
友情提示:
2017年1月4日(星期x)正常上班。
祝全体职工:
节日愉快,身体健康!
XX公司人力资源部
2016年12月x日
相关阅读:元旦的来历
古代中国的元旦日,并非如今通用的“格列历”——公历的1月1日。从殷代定农历十二月初一为岁首,到汉代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曾有多次反反复复的改变。到民国时孙中山于1912年1月初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时为“顺农时”、“便统计”,定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改公历1月1日称为岁首“新年”,但仍称“元旦”。直到解放后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统一使用“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将公历1月1日规定为元旦节,并决定全国在此节放假一天。同时为区别农历和公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前后,因此改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
“元旦”的“元”,指开始,是第一的意思,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象形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阳,下面的“一”代表地平线。“旦”即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象征一日的开始。人们把“元”和“旦”两个字结合起来,就引申为新年开始的第一天。元旦又称“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元旦一词最早始于三皇五帝,唐房玄龄等人写的《晋书》上载:“颛帝以孟春正月为元,其时正朔元旦之春。”即把正月称为元,初一为旦。南朝梁人兰子云的《介雅》诗也云:“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
还有个传说,是在4000多年前远古的尧舜盛世之时,尧天子在位时勤政于民为百姓办了很多好事,很受广大百姓爱戴,但因其子无才不太成器,他没把“天子”的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品德才能兼备的舜。尧对舜说:“你今后一定要把帝位传交好,待我死后也可安心瞑目了。”后来舜把帝位传给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样亲民爱民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都十分受人爱戴。后来人们把尧死后,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当作一年的开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或“元正”,这就是古代的元旦。历代皇朝都在元旦举行庆贺典仪祈祀等活动,如祭诸神祭先祖,写门对挂春联,书写福字、舞龙灯,民间也逐渐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贴春联、放鞭炮、守岁、吃团圆饭以及众多的“社火”等娱乐欢庆活动。晋代诗人辛兰曾有《元正》诗:“元正启令节,嘉庆肇自兹。咸奏万年觞,小大同悦熙。”记述元旦庆贺情景。
在民国以后虽然定1月1日为新年,当时只有机关、学校以及外国经营的洋行大商号等才放假1天,老百姓并不承认,仍延承古时旧习以农历初一为新年,因此老北京的街市上与民间均没有什么欢庆活动。解放后将1月1日岁首改称为“元旦”节后,政府仍按照几千年来使用的农历历法按农时节令,在立春前后冬闲时期的“春节”放假三天,民间办“庙会”等欢庆,传承百姓的心愿和千百年的民俗。